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
学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所属学科:
护理学类
  专业门类:
护理学
  项目负责人:
康健、孙志岭
  资源年份:
2020
课时数:
3
  资源唯一编号:
chcxbrdhl
  资源分类:
实验
 
 
实验目的

1)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急救处理与护理符合“健康中国”的战略需求。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产后出血是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促进母婴安全与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措施。经准确判断、早期发现和恰当处理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

2)《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是其核心知识点。

《妇产科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妇产科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一门科学。产程的观察、及早发现产妇是否出现异常、产后出血病人的处理是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核心知识点。该课程对实践、临床思维要求很高,评判性思维、临床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需要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只有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妇产科临床场景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对孕妇、产妇的护理方法与思维,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3)实体实验存在弊端与局限,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克服这些缺陷,提升学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开展实体实验存在很多弊端,首先产后出血真实病例的训练场景不易及,为了培养护理学生的临床思维、决策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的方式是直接面对真实的病人,但产后出血属于急危重症,其救护场景不易及。其次,产后出血救护过程不可逆,对于产后出血病人的救护是关系生死的不可逆过程,不允许给予试错的机会,不可能让学生到临床在病患身上练习评估及急救此外,现有的实训室模型无法满足学生产后出血护理临床思维的培养,现有的实训室模型无法呈现随产程而出现的产后出血病情变化、学生无法在产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病情观察(如评估产后出血量、评估子宫收缩能力、评估软产道损伤情况等),无法培养学生的护理临床思维及现场应急反应能力。总之,困于医疗护理伦理及产后出血危急真实场景的不可及、不易及性,以及实训室模型的局限,学生无法获得充分的临床教学,无法获得充分的反复动手操作机会。

现代信息技术为解决实体实验弊端提供了新手段,本项目利用虚拟技术,依托真实病例,呈现产后出血紧急场景,培养学生对于产后出血的快速评估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整体护理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方式和沉浸式的实验体验都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动力。

利用该软件对学生开展“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帮助学生:

1)认识并掌握不同病因导致产后出血的机制、产后出血的评估方法、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2)强化面对危急病情时的处置能力,训练专科操作技能。

3)增强临床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4)树立责任担当意识、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

5)提升专业自信,涵养职业情怀,培养“仁德、仁人、仁术”素养。

预习资源
序号 资源信息分类 资源信息名称 资源信息类型 状态
1 预习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PDF文件 有效
操作资源
序号 资源信息分类 资源信息名称 资源信息编号 资源信息类型 费用 收费有效期 状态
1 操作 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 X1001 外部链接 0.00 0 有效
简介视频
进入学习
计费类别: 内容
计费标准: 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 每次收费0.00元
教学引导视频
共享应用
浏览量: 6781
点赞数: 0
资源共享星级评定
0
3 人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