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空气电池材料设计、性能分析与燃爆 演练虚拟仿真实验
学校:
徐州工程学院
  所属学科:
材料类
  专业门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项目负责人:
堵锡华
  资源年份:
2021
课时数:
2
  资源唯一编号:
001
  资源分类:
实验
 
 
实验目的

近年来,锂电电动车、充电桩、储电设施爆燃事件频发,对国家能源改革和新能源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国家能源改革的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绿色能源的转化、存储与利用。材料,是能源“转、存、用”的核心关键。本实验重点围绕碱金属-空气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设计进行课程实验设计。考虑到金属锂、钠、钾,极为活泼,极易燃烧甚至爆炸,作为学生实验具有不可控的安全问题,同时电池燃爆时的应急处理同样不适宜进行现实演练,进而构建了虚拟仿真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材料设计改变电池的性能,进而了解材料电化学能量转化、存储于利用的过程,传递学生能源绿色利用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培养适应国家未来能源领域与产业需求的专门性人才。

具体而言,碱金属-空气电池如锂空气电池、钠空气电池和钾空气电池,作为高比能二次电池的代表,具有高比能量的优势,能够实现太阳能、风能等间歇能源的高存储和再释放。特别是锂空气电池,在所有的电池体系中,拥有最高的理论比能量。碱金属-空气电池空气极采用氧气作为反应物,负极采用碱金属锂、钠、钾作为反应物。其电池性能的关键在于空气极材料还原氧气和分解放电产物的能力。通过实验掌握改变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材料优化方法,进而懂得利用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思维解决电池应用中的问题。实验直接对接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的电池应用,实用性较强,进行虚拟课程建设十分必要。

教学设计重点围绕材料的设计优化以改善电池的特性,同时包含电池组装测试过程,特别是电池燃爆时的应急处理模块,通过合理的全流程设计,让学生能够系统利用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知识,进行材料改性,进而获得高性能的电池。通过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掌握提升锂空气电池比能量、循环寿命、倍率性能、能量效率的材料设计方法;掌握锂空气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组装测试过程;了解不同碱金属及其金属-空气电池理论比能量与金属材料的关系;了解锂空气电池燃爆的应急处理方法。通过上述设计,让学生掌握从电极材料的基本设计到电池组装,再到电池测试及应急情况演练全流程过程,教学设计具有较好的合理性。


操作资源
序号 资源信息分类 资源信息名称 资源信息编号 资源信息类型 费用 收费有效期 状态
1 操作 锂空气电池材料设计、性能分析与燃爆 演练虚拟仿真实验 001 外部链接 0.00 0 有效
简介视频
进入学习
计费类别: 时长
计费标准: 0.00元/0分钟
教学引导视频
共享应用
浏览量: 9138
点赞数: 44787
资源共享星级评定
0
17 人评分